一碗 “息风汤”,7 味药平肝息风,镇痉止抽,大小孩都能用!
更新时间:2024-12-26 15:30 浏览量:35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生朋友党伟利主任!
现在不少家长,一看孩子得了抽动症,就急着尝试各种新奇的康复训练、进口药物,我不反对这些尝试,但也不完全支持。
为啥呢?在中医看来,像肝风内动、脾虚痰聚、阴虚风动这类情况,都可能引发抽动症。咱们都知道 “对症下药”,对待抽动症孩子,更是这个理儿。
就说之前有个 8 岁的,孩子患上抽动症有一阵子了,频繁眨眼、耸肩膀,时不时还清嗓子。家长带他四处求医,心急如焚。
最开始家长在网上找我咨询,我瞧孩子年纪小,病情还处于初期,就建议先系统调理 一个疗程,症状大概率能缓解。
可家长觉得一些所谓的 “特效康复法” 见效更快,带着孩子四处尝试,钱花了不少,孩子也累得够呛,然而抽动症状丝毫没减轻。
家长心里越来越焦虑,又回过头来找我,说孩子最近不仅抽动更频繁了,晚上还睡不好,脾气也变得特别急躁。看着家长那愁眉苦脸、心急如焚的模样,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我赶忙安慰道:“别太担心,我治好过好多情况更严重的孩子,这次咱们静下心,好好调理调理。”
在古代医书里,有个叫 “息风汤” 的方子,对这类抽动症特别对症。书里讲,按这个方子服用半个月,稍作调整再服半个月,抽动症状能有明显改善。
方组是:钩藤、菊花、白芍、蝉蜕、僵蚕、石决明、甘草。
钩藤呢,它的作用是平肝息风,就好像给动荡不安的 “情绪湖面” 按下暂停键,先稳住风势;
菊花清肝泻火,协同钩藤,如同给身体的 “风控系统” 升级,把过旺的肝火降一降;
白芍能养血柔肝,就像是给紧绷的筋脉做一场舒缓按摩,缓解抽动引发的肌肉紧张;
蝉蜕、僵蚕擅长息风止痉,好似给抽动的 “开关” 上了一道锁,直接针对症状发力;
石决明平肝潜阳,就像是给上蹿下跳的阳气压一压,让它归位;
甘草则调和诸药,让这些药材齐心协力,发挥最大功效。
我依照孩子的具体症状,在息风汤基础上做了些调整,还叮嘱家长,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别老批评指责孩子,让孩子心情放松。
结果不到 3 个月,这孩子的抽动频率大幅降低,情绪也平稳许多,能安心上课学习了。
在这里想跟家长朋友们掏心窝子说句话,孩子得了抽动症,找到病根才是关键,中医治疗抽动症传承多年,有时候比那些五花八门的疗法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