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家庭松弛感?看这对爸妈咋做的
更新时间:2024-12-24 14:50 浏览量:38
今年高考,儿子小海如愿被南京的一所985大学录取,算是心想事成。即将离家独自南下,他既兴奋又不舍,收拾行李的时候经常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吃晚饭的时候,我没话找话,让小海评价一下我家的亲子关系。小海头都没抬,嘟哝一句:“情同父子,情同母子。”“废话!”我被逗乐了,差点喷饭,“我们本来就是父子、母子,怎么还‘情同’?”小海严肃地看我一眼:“没开玩笑,这是很高的评价,真的。”我好像听懂了:“那你说说看,你的同学和父母的关系情同什么?”小海狡黠地一笑:“有的情同主仆,有的情同仇敌,有的情同债主和负债者,有的情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总之,不是情同父子、母子。”我和妻子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惊喜,就像突然听说自己被评上了劳动模范。事后思量,被小海点赞,是因为我们为他营造了他喜欢的家庭氛围。如果您要问那是怎样的家庭氛围,我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松弛感。01和所有孩子一样,小海从小到大犯过无数次错,但我和妻子很少冲他发脾气,就算一时冲动数落他两句,事后也会道歉。我和妻子认为,孩子是在试错中成长的,不允许他犯错,意味着不允许他成长,相反,在他犯错的时候善待他,就是帮助他成长。比如,有天我骑自行车送他上学,到校门口发现忘戴红领巾了。我没埋怨小海,而是掉转车头,带小海回家取,我一路狂奔,大汗淋漓。等我们回到学校,早自习已结束,小海被老师批评。那天下午接小海放学,一见面他就道歉:“爸爸,我错了,害得你上班迟到了吧?”我笑了笑:“没事,谁都有忘事的时候。”小海说:“我想了一个办法,以后每天晚上把红领巾放到书包里,这样就不会忘了。”“好主意!”我附和,“以后我也把工牌放到公文包里,省得忘拿。”如果您说我这是溺爱孩子,那就冤枉我了。溺爱是在校门口的超市里买一条红领巾,既省事又能哄孩子开心。我骑车带小海回家取,眼睁睁看他迟到被批评,是允许他犯错,然后用“自然后果法”教他承担责任,逼迫他找到避免再次犯错的方法。小海曾经拆坏我的剃须刀,还差点用放大镜引燃窗帘,我和妻子没有骂他,因为他在探索物理世界;他曾经跟小区的孩子打架,流着鼻血回家,我和妻子没有骂他,因为他在学习社交;他曾偷我的钱去买航模材料,我和妻子没有骂他,因为他正在为热爱的事情疯狂……我们不是在溺爱孩子,只是允许他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