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荒野机器人》:“一眼定终生”的印刻效应

更新时间:2024-09-29 22:36  浏览量:22

在动画片《荒野机器人》中,流落到荒岛上的机器人罗兹捡到一枚蛋,从蛋中孵出的大雁宝宝一睁眼就看到了罗兹并把它当成了妈妈,其实这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一眼定终生”是德国行为学家海因洛特在1910年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把第一眼看到的人当做母亲,并本能地跟在母亲身后。就像是在童话《丑小鸭》里,鹅宝宝从小就跟在鸭妈妈身后。海因洛特的学生洛伦兹在老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即便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同类而是其他活动的对象,甚至是活动的玩具,它们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洛伦兹还观察到,小鹅一旦对其他物体形成“印刻”,将它们再送回真正的鹅妈妈身边,也不能再跟随鹅妈妈。也就是说,一旦形成跟随反应,就认准了这一个,对其他的都不再形成跟随反应。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印刻效应”,“印刻”的核心目的是生存,因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动物非常脆弱,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父母提供食物和保护,也要通过学习同类,来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洛伦兹提出“印刻”有四个重要特点:首先,印刻是不可逆的,对于被印刻的对象绝不会忘却,也难以改变。第二,印刻存在敏感期,只在出生后极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敏感期一过,无论再怎么努力,都不会再产生印刻现象。第三,动物宝宝学会的并不是个体的特征(哪只鹅是妈妈)而是群体的特征(鹅是妈妈,而鸭子不是),因此它们是对整个物种而不单单是某个个体做出反应。第四,印刻会影响生命体未来的行为。比如当一只小鹅在很小的时候学会了鹅的特点,那么在它长大之后也会寻找具有同样特点的动物作为择偶对象。

印刻行为是一种本能,又是一种与环境交互的产物。因为新生命出生往往都是被同物种的动物所包围,因此除了食物和庇护,印刻还能够让它们从同类身上学会必要的技能和行为。在电影中,大雁宝宝真正的妈妈和兄弟姐妹在灾难中全部遇难了,覆巢之下就只有这一枚蛋还在。没有任何同类的大雁宝宝只能凭借本能地认准罗兹,并在她身边寻求保护,而罗兹的任务除了要给大雁宝宝喂食,还要教会游泳和飞行。如果在正常的环境中,大雁宝宝可以通过学习妈妈,学会游泳和飞行,所以罗兹只能先模仿大雁,再让大雁宝宝模仿他来进行学习。

心理学中,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受到了“印刻”的深刻影响,但是人类的依恋关系不完全等同于动物的“印刻”。依恋是指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的与照顾者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与“印刻”面向整个物种相比,依恋更强调对于独特个体的关系,因此形成依恋关系的形成,比形成印刻需要更长的时间。

刚刚出生2-3个月的婴儿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辨别事物,因此与婴儿进行近距离接触最多的妈妈成为了他主要的寻找对象。而婴儿也同时向照顾者散发一系列信号,比如啼哭、抓握、目光追踪、微笑,最大限度提高和目标对象接近的机会。随着婴儿快速的成长、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越来越多,在半岁之前,婴儿的目标逐渐缩小到一个人身上,到这个时候依恋关系才正式达成。

动画片中的角色是拟人的,因此大雁宝宝不仅一睁眼就对罗兹形成印刻,也在接触中对机器人形成依恋。大雁宝宝长大后找到了同伴,但是即便他知道罗兹不是自己真正的妈妈,自己要跟着雁群飞到暖和的地方过冬、会遇见其他跟罗兹长得一样的机器人,但是它依然只认罗兹是妈妈,甚至罗兹最后回到了人类的地方被清除记忆,大雁宝宝也还是要去找到她。

电影中的罗兹也不再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机器人,她对大雁宝宝和其他动物都产生了感情,甚至愿意放弃自己,去帮助、保护他们,正因为在冰凉坚硬的外壳下面开始出现热烈的“心”,动物们才都愿意围绕在她的身边。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