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用这个方解决了上百个孩子的郁热咳嗽 为小孩咳嗽发愁的宝妈看看

更新时间:2024-12-20 09:18  浏览量:32

我用这个方解决了上百个孩子的郁热咳嗽。为小孩咳嗽发愁的宝妈,好好看看哦[强]

第一篇 五味子治咳嗽加点冰糖

@宝山徐昕 我用五味子去痰润肺的,五味子对我而言是酸味,五味子冰糖熬糖水,一周就能止咳化痰,甚至痰液像橡皮糖一样自己从喉咙里掉出来,不费吹灰之力。开空调的晚上一定要喝这款糖水。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用五味子泡酒?五味子有啥妙用?

恒之日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若对自己的兵都不了解,打起仗来肯定是手足无措。

伟大的导师毛主席曾经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虽然以前我尝过很多药,但都没有把试药经历记录下来,所以我打算重新试药,了解每一个“兵”的习性与能力。

这一周我尝的是五味子。五味子的这药名的由来,是因为其皮有酸、甘之味,其核有辛、苦、咸味,五味俱全,所以叫五味子。

某日上午,我一边喝着五味子汤,一边查阅有关五味子的资料。听着窗外的哗啦啦的大雨声,还有雨停后知了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我也时不时的神游发呆,悠闲地研究着中医。感觉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五味子的皮是酸的,很酸,非常酸,有一点点甘味,酸味的皮一入口就满口生津。

五味子的核,长得像肾,还挺萌的,尝之,果然有明显辛味、苦味,咸味不太明显,可能被辛、苦味盖住了。五味子的核没有酸味,所以没有生津之功。

五味子煎汤,颜色微红,像饮料一样,入口只有酸味,也是满口生津。就算用鼻一闻,嘴里亦有津液分泌。

喝了5天五味子汤后,达到了一个十分明显疗效,那就是我的牙齿成功被酸到了。

还有就是之前偶尔会上气咳嗽一声,喝了几天五味子之后,就没有这个症状。

过年的时候我也咳嗽了半个多月,因为要带娃,也没时间熬药。只有干咳,也没有其他症状,于是就熬了50克五味子,为了味道好喝一点,我就加了一把冰糖。酸酸甜甜的,味道还不错。喝了两三碗就不怎么咳了。

可见五味子治疗咳逆上气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五味子是一个好药,好在只要多加点冰糖,就可以像饮料一样好喝,完全没有怪怪的药味。

但五味子的功效肯定不止我自己亲身体会的这些,肯定还有更广泛的用途,于是我翻阅了历代本草书籍和诸多论文,想从灵魂深处去了解这味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可见五味子是一味补药,可以补虚。所以有人擅长重用五味子来治疗疲劳、体力不佳。

如一个篮球运动员体力不佳,常常运动几分钟后就汗出如雨、体力不支,必须休息,用了五味子150克、人参须10克,服3剂后体力就恢复正常了。

其所主治的咳嗽、泄泻、自汗等病都是由于虚而导致的。而且五味子偏温,更适合虚寒之证。如果是实热证,就要慎用五味子!

我读过两则医案,均是阴虚燥热导致的咳嗽,初诊用的是滋阴润肺的药,疗效还不错,患者服药后咳嗽减轻了。医生在复诊的时候,在原方中加入了少量的五味子,结果咳嗽又加重了。去掉五味子之后,疗效又变好了,咳嗽也治愈了。

可见五味子治疗咳嗽,也是有适应症的。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适合用五味子治疗。

查阅了诸多文献,发现五味子还能治疗虚而导致的腹泻、自汗、遗精、遗尿等病。

这些疾病大多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虚而不固。

综上,应用五味子的关键在于:虚、寒、不固!

并不是说实证就不能用五味子,还是要根据具体病情合理地配伍。

注意:

很多人认为反酸的人不能服用酸味的五味子,其实这是个误解,反酸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虚证导致的反酸,就可以考虑用五味子。

但如果是实证,特别是肝胆实热导致的反酸,就要慎用五味子。如《本草正》记载:“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还有就是入煎剂宜打碎。如果不打碎,就只有五味子皮的酸味,而没有核的辛、苦之味,疗效可能就不会很好。

如张锡纯说:“凡入煎剂宜捣碎,以其仁之味辛与皮之酸味相济,自不至酸敛过甚,服之作胀满也。

第二篇 我用这个方解决了上百个孩子的郁热咳嗽

一个2岁半的男孩,阵阵呛咳,喉间痰鸣,夜间为甚。

细问,病由感冒而起,历经半年未愈,迭服中西药物。先是西药抗生素、镇咳剂,后是中药小儿清肺、蛇胆川贝、止咳枇杷等。

不效,又服中药汤剂益气健脾等。反致近日咳嗽增重,纳食减少,面色暗滞,指纹色红,脉象滑数。

这是赵绍琴先生记录的一个病案,你会怎么处理?

郁热在肺,怎么辨别?

我们都知道,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这是病由浅到重的顺序,一旦指纹进到指甲,叫透关射甲,命渐垂危。

本案中患儿指纹色红,属外感表证,而脉象滑数则代表内有郁热。

郁热在哪里呢?当然是火克金,有热的时候,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肺。

加上肺和大肠为表里,开窍于鼻,又主皮毛,所以一条线下来,郁热首先伤害到的是皮毛的话,就是皮肤病的问题;

伤到鼻子就是鼻炎了,各种各样的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伤到肺,引起咳嗽、喘;

伤到大肠,引起便秘、腹泻等一系列的问题。

但这其实都是郁热的问题,这样的病临床非常多。

指纹诊法前人将小儿食指三段关节命名为“虎口三关”,简称三关。食指自下而上的第一节称为“风关”,第二节称之“气关”,第三节则叫“命关”。

观察时,可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直孩子的食指(男左女右),有手拇指用力适中地从命关向气关、风关推按。推按数次之后,便可使纹络明显,很容易观察。

(一)观指纹的色泽 正常小儿指纹红黄相间,似隐似现于风关之上。如果见其形色异变,说明孩子在患病。例如:

(1)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

(2)色紫红者,多为热证。

(3)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4)色淡者,多属虚证。

(5)色滞暗者,多属实证。

(6)色青者,多见于惊风,亦出现于多种痛证。

(二)观指纹的长短 中医认为,指纹的长短与疾病轻重有很大关系。例如:

(1)指纹和风关之内者,说明孩子的病很轻。

(2)指纹入气关者,病就重了,切不可大意。

(3)指纹达命关者,病情更重。

(4)指纹一直伸延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预示病情危重,需及时送医院抢救。

(三)观指纹的浮沉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在表(浅),指纹沉隐不显者,多属病在里(深)。

郁热咳嗽,为啥越清越重?

既然是热,不应该把它给清掉吗?

你要是这样想,你就没有资格称之为一个中医。因为那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减一等于零的思维,中医看病不能这么看,我们要从气的角度去看。

对此,赵老是这么分析的。

此肺家郁热,因服寒凉被遏,致肺失宣降,上逆为咳。

肺家有郁热,“郁”相当于热在里边,上面盖了一层被子。如果你再用抗生素、镇咳剂、小儿清肺颗粒这些寒凉药,就相当于再往上一层一层的加被子,热怎么能出得去呢?

所以这种热不能清。

即使你用药想把这个热清掉,但你做出来的结果,却是把被子盖上去了。这种热要透,要宣。具体用药后面会说。

那我们该如何理解肺失宣降,上逆为咳呢?

正常状态下,肺气和胃气往下降,但是如果体内有郁热时,热会向上走。因为自然界里,火上炎水下流,这就产生了相逆的概念。肺气和胃气无法下降,反而随热邪向上,就会肺失宣降,上逆为咳。

小儿肺家郁热,用宣四味

针对这种肺失宣降导致的咳嗽,我们看看赵老是如何处方的。

从这个方子中,我们可以记一下宣肺的四味药,前胡、杏仁、浙贝、枇杷叶,凡是肺家有郁热引起的舌红咳嗽,不管是虚证还是实证,这四味药都可以用。虚证的话再加一些补肺,比如说生脉饮,可以补肺气。宣四味是赵老总结出来宣肺非常有效的药对,但是我发现很多临床医生不会用。对于这四味药的效用,我有深刻体会。

我在长沙治了一个中年男性患者,慢性咳嗽30多年了,曾经到医院检查,显示肺没什么大问题。当时舌苔有点白,二便也正常,症状就是咳嗽。

我就用了这个方子,当然我没有用茅芦根、白前,我换成了柴胡、青皮、陈皮这样理气的一些药,因为脉有点弦。大概吃了六七付,30多年的咳嗽,一下就治没了。

所以,你可以体会到,前胡、杏仁、浙贝、枇杷叶的威力有多大了吧。

至于苏叶、苏子呢?治疗湿热的大家薛生白,他讲过宣肺胃之气必用苏叶,这是薛生白的一个用药经验,苏叶是调肺胃的。苏子是苏叶的籽,是三子养亲汤里边的一个药,有化痰降逆气的作用。白前是肺家要药,不管是虚证实证,热证寒证,白前都可以用,是一个广谱宣肺的药。

茅芦根是白茅根和芦根,这两个是解决三焦水道的。三焦主水道,肺也主通调水道,那么水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机了。芦根宣浅层的三焦,什么叫浅层?就是气和血的概念,气为浅血为深。芦根是解决浅层卫分气分的,白茅根是解决深层营分血分的。

所以,一般临床,肠道里面有食积的,用焦三仙,如果是水道运行不畅,我们都会选用茅芦根宣畅水道,芦根作用偏浅,而茅根偏深,二者都有宣畅作用。

这个方子都不用背,你只要把套路记住就行。

你可以把苏叶子理解为一味药,宣肺化痰。茅芦根理解为一味药,宣畅三焦水道。

然后前胡、杏仁、浙贝、枇杷叶宣肺;配个广谱肺家要药白前。其实相当于赵老用了三味药,苏叶子一味,茅芦根一味,前胡、杏仁、浙贝、枇杷叶一味。

以后再见到小儿肺家郁热的咳嗽,就这个方子原方即可。

我用的就是这个方子,用了很多次,解决小儿咳嗽,肺家舌头红,肺家有郁热的,基本上开出去吃了就好,上百例都不止了。而这样的孩子,如果去了医院,一做雾化,就很麻烦,可能转化成湿热,那就不是这个思路了。

这个方子吃下去的结果是怎样呢?我们再回来看赵老的医案。

上药服至三剂,咳嗽全止,喉间已无痰声。继用前方,加焦三仙各10克,以和胃气。又服5剂,纳食大增而痊。

治咳之要,在于气机

说了这么多,我再问你赵老这个病案中,医生用寒凉有什么问题?

郁遏气机。

滥用抗生素,对脾胃有一定影响,会损伤胃气。但抗生素的核心问题不在这,是什么?

也是跟寒凉药一样,也是郁遏气机。

所以在临床中,如果患儿恣食冷饮、乱用抗生素等寒凉药都会郁遏气机,导致肺中郁热被遏,不得宣散,久咳不已。

我们需要明白,治咳之要,以宣散为主。气为血帅、气为水帅、气为寒热之帅、气为诸症之帅,而气的大Boss是胃气;接着重要的就是肺气,因为肺主一身之气,所以千万不能郁遏肺气、郁闭气机。

我相信这个医案学完以后,大家对宣肺止咳,就有一个入木三分,登堂入奥的理解了。

标签: 宣肺 芦根 前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