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小孩经常跌倒,真凶原是脑血管“烟雾”

更新时间:2024-12-19 09:16  浏览量:44

9岁的小俊(化名),从2022年起,家人发现小俊就算在平地走路时,也会经常无缘无故摔倒。每次跌倒时,小俊都觉得四肢无力,偶伴心悸,但乏力情况持续约1分钟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活动如常。所以家长都没有重视。

起初,小俊大约2-3个月才会出现一次类似的情况,到2023年3月,他跌倒的频率较前增多,大约1个月就会出现一次。于是家长带小俊到当地医院就诊,脑电图示:界限性脑电图,清醒期背景活动量低波幅β节律。诊断:大脑功能障碍;癫痫。经过对症治疗,小俊的症状并无好转。

同年7月,小俊在上级医院行颅脑MRI+MRA,结果提示:右侧额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两侧大脑前、中动脉主干显示不清,多发迂曲侧枝循环血管,考虑血管性病变、烟雾病。虽然小俊没有再出现摔倒的情况,但每两周就会出现一次右侧肢体乏力发作,约1分钟自行缓解。为寻求进一步诊疗,家长带着小俊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颅脑CTP检查:右侧额顶叶灌注较对侧减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影像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闭塞处见烟雾状新生代偿血管形成,左侧脑膜中动脉前支向颅内代偿,双侧大脑后动脉经软膜支向同侧前循环代偿,以上考虑烟雾病。我院神经外七科主任吾太华和罗似亮主治医师仔细查阅检查资料后,认为患儿烟雾病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

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后,神经外七科团队在全麻下为患儿行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浅动脉贴敷+颞肌贴敷联合手术。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患儿复查头部CT,结果提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改变,术区无明显出血。复查颅脑CTA提示桥血管显影良好。术后8天,小俊恢复良好,顺利出院。1个月后复查,小俊表示没有再出现过肢体乏力的症状。

专家点评

儿童烟雾病(Pediatric Moyamoya Disease),又称为小儿闭塞性脑血管病、小儿脑底动脉闭塞伴毛细血管扩张,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脑血管疾病。此病因在脑血管造影时患者的颅内脑血管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而得名。发病年龄多在5岁左右,且女性多于男性。

烟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等(DSA),其中DSA是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异常。

儿童烟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当患儿出现临床症状,脑灌注检查提示明显灌注不足,可积极性手术治疗,如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颞肌贴敷术(EMS)、脑-硬膜-动脉联合血管成形术(EDAS)等。对于本例患者,根据术中的情况,做了多术式的联合手术,包括STA-MCA搭桥+颞肌帖敷+颞浅动脉帖敷术。术后一个月左右复查DSA,提示患者颅外血管向颅内明显代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