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流口水或是疾病信号
更新时间:2024-12-13 11:34 浏览量:33
睡觉流口水或是疾病信号
睡觉流口水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有人早上起来,发现枕头是湿的;也有人午睡之后,发现桌子上会有口水。小孩子流口水很多人都了解,主要是因为其嘴唇力量弱、吞咽能力不成熟,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是成人流口水,需要提高警惕,这或许是一些疾病的信号。
口水到底是哪里来的?
口水,医学上也叫做唾液,是无色透明有泡沫稍浑浊的液体,唾液中含有黏蛋白,来自口腔黏膜下方或邻近组织的腺体。口水的分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类似于心跳),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
我们的口腔里有3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口腔里的黏膜上还有无数个小唾液腺,它们总在不停地分泌着唾液,不仅能湿润口腔环境,还能帮助消化、杀菌、清洁等。
当受到大脑神经刺激、吃东西时,分泌的唾液就会更多些。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唾液的分泌量大致为1000~1500毫升左右,即使在没有食物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刺激的前提下,大约每个小时也能分泌30毫升左右的唾液。
但趴着睡觉时流出口水,也是正常现象。清醒时,人会自动进行吞咽;但趴着睡觉没有自动吞咽的动作,而且有时做梦,嘴巴下意识会张开,再加上重力作用,唾液可能就流出来了。但一般来说,此时的口水若无色无味则属于正常现象。
流口水警惕疾病信号
口水有异味—口腔或者脾胃问题
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的繁殖,而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易引起细菌在口腔里繁殖,从而发生龋齿、牙周病,炎症就会增进唾液分泌,同时还会引发口臭。
“脾开窍于口”,脾胃运化失常,口腔肌肉弹力不足,便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脾胃虚弱的人会自然张开嘴巴,造成口水外流。而且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下降,食物就会积聚在肠道中,无法及时排出,在细菌的分解和发酵下,就会产生气味。脾胃虚弱的人常常面色较黄、嘴唇惨白、舌头胖大并有齿痕;稍微动一动就会疲劳。
流口水有鼻塞—鼻炎
在睡觉的过程中容易流口水和鼻塞,有可能是出现了鼻炎或者鼻窦炎。在鼻炎的影响下鼻子无法通气,只能通过张口呼吸的方式来获取氧气,受到重力的影响口水会流出,可能也会有这种现象产生。这种情况可针对病因治疗,恢复鼻子通气状态,防止鼻炎加重。平时也可以用洗鼻器清洗鼻腔,辅助改善。
流口水有胸闷胸痛—动脉硬化
一旦身体出现了动脉硬化的情况,会导致大脑以及肌肉出现缺氧、缺血的情况。进而会导致面部肌肉松弛,另外吞咽功能也会下降,就容易发生流口水现象。此外还会伴随胸闷、胸痛、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多梦等情况。尤其是患有三高等疾病的中老年人,需要着重警惕动脉粥样化这种病症。
流口水有表情肌瘫痪—面神经炎
由于受凉、感冒、疱疹病毒感染等各种因素引发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引发面瘫。出现一侧抬头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不能鼓腮、吹哨子,从而一侧流口水。
流口水有言语不清—中风前兆
若在某段时间当中,突然出现了睡觉流口水的情况,并且伴有面部肌肉失控、口角歪斜、头痛、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那么发生中风的可能性很高,一定要及时就诊,第一时间采取改善措施。
除此之外,当用脑过度,或是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后,都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一过性的紊乱,发生流口水的情况。总之,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很多,生活当中一定要学会细心观察,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更加要多注意。
老人要警惕中风先兆
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如果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要警惕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缺血性脑卒中)或破裂(出血性脑卒中)
(1)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具体包括:血栓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发现异常症状后,可以根据“120” 脑卒中三步识别法进行判断。1看:脸不对称、嘴歪、无法正常微笑。2查:上举两只胳膊,单侧无力,不能抬。0听:聆听说话口齿不清、表达困难。确定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躺或侧卧,若有假牙,应立即取出,防止吐物或异物误入气管。迅速解开衣领,松缓腰带,应尽量前往有溶栓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