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视频|久坐久睡,这个“杀手”需警惕
更新时间:2024-12-03 11:35 浏览量:35
患者王奶奶,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已十余年,近日因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在活动后不得不卧床休息。3天后,她的一条腿开始出现胀痛,老伴心疼之下,带她前往按摩店进行推拿按摩,然而,按摩过程中,王奶奶突然感到胸闷气促加剧,伴随胸痛和剧烈咳嗽,情况十分危急。
老伴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经医生诊断,王奶奶患上了肺栓塞,栓子来源正是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幸运的是,由于救治及时,王奶奶脱离了生命危险。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如何科学防范?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俗称血管里的“沉默杀手”,是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PTE是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隐匿且危险。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据文献报道,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全球导致额外死亡和医疗费用增加的第三大原因,每年约80万人死于该病相关并发症。肺栓塞患者中,超过70%的病例死后才能确诊,而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与乳腺癌、艾滋病、前列腺癌和道路交通事故等相比,该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但公众对其了解却相对有限。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高危人群
1.血流缓慢如久坐久卧或肢体长期制动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2.血液高凝状态血液过于黏稠或血小板异常。
3.血管壁损伤手术、外伤、吸烟等行为均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卧床患者、经历大手术或骨折创伤者、久坐久站的人群,以及年龄≥60岁、肥胖、吸烟、妊娠期或产褥期妇女等。研究还发现,与运动量较多的女性相比,每日久坐的女性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是前者的2-3倍,久坐生活方式显著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
如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
1.基础预防
饮食调节多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饮食宜高维生素、高蛋白,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适量运动卧床患者应勤翻身,进行踝泵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具体做法是脚尖最大限度向上勾起,保持5秒后再最大限度绷直脚尖,重复20-30次,每日3-4组。
2.机械预防
抗血栓袜选择压力合适的抗血栓袜,通过分级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穿戴时需遵循正确方法,避免过度紧绷。
辅助设备如间歇充气装置、足底加压泵等,也可有效帮助血液循环。
3.药物预防
高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后该如何处理?
一旦确诊深静脉血栓,应避免热敷、按摩,并让患者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以减少血液回流压力。若发现肺栓塞,应保持患者平卧,避免剧烈翻身和深呼吸,并立刻拨打120送往医院。
作者:娄底市中心医院 周向萍
脚本:袁小玉
制作:黄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