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出诊增四成 患儿错峰省时间
更新时间:2024-11-23 07:12 浏览量:1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近日,本市各医疗机构陆续迎来患儿就诊高峰。目前医院就诊秩序如何?做了哪些准备保证诊疗质量?孩子生病了如何科学就医、科学用药?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探访,该院常年开设内科发热咳嗽24小时门诊,以保障儿童季节性常见疾病的就医需求。
目前该院出诊的医生人数比9月增加了40%。专家提醒,儿童呼吸道疾病属于季节性正常现象,分时段准时就诊可避免拥挤,也能降低在院等候的时间成本。
现状
动态调整诊区9时前患者较少
11时左右,北京儿童医院三层的发热咳嗽普通门诊诊区内,各诊室全部开放,不少患儿和家长正在有序排队等候就诊。
第27诊室内,主治医师郭景迎来了当天第20个小患儿。“孩子昨天晚上说嗓子很疼,就连夜给他做了雾化,改善了一些症状,但依然咳到现在,不流鼻涕,声音有点沙哑。”陈女士带着5岁的胡雨晨(化名)前来就诊,她向医生详细描述了孩子的症状。
对孩子各类症状进行全面询问后,郭景判断,胡雨晨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建议家长先带着孩子做一个病原学检测、查血项,等结果明确之后再对症治疗。“最近前来看诊的孩子里,有呼吸道症状的占大多数。”郭景说。
“由于北京地理位置特殊,每年一到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患儿就会增多。”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豫川介绍,该院平常日接诊量峰值在七八千人次,近期进入秋冬季节,高峰时期大约为每天一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低两成多。“呼吸道疾病在这个季节是常见病,并没有出现新情况,如同夏季气温高、摄入食物较多较杂导致消化道疾病多发一个道理,秋冬季节气温环境变化更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
为服务好患儿,北京儿童医院会动态调整诊区。目前,二层、三层的大部分诊区用于满足呼吸道疾病的患儿,设有内科、发热咳嗽门诊。北青报记者观察到,11时是该院一天内就诊的高峰时段,不过当时三层诊区外的座椅并没有全部坐满,也未出现“扎堆儿拥挤”现象。
北青报记者观察到,在早上9时以前,北京儿童医院内患者数量很少,基本到了就能很快就诊、做检查。不过,在9时30分后,医院入口的安检处已经排起了长队。
李豫川表示,如今,市民都已经习惯了预约就诊,提醒广大家长和患儿准时到院,尤其是约了早上9时前就诊的患者。“我们发现,这个时间段家长孩子迟到的情况比较普遍,也有同行反映,9时前总在‘空等’患者。可能有的家长想等早高峰过后再出门,我们也非常理解,但到了10时后院内的人就多了起来,正常就诊的孩子和迟到的孩子赶在了一起,就诊体验难免下降。预约就诊的初衷就是希望平均各时间段的就诊密度,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也希望广大家长可以准时前来,也能降低在院等候的时间成本,避免在高峰时段跟其他人挤在一块儿。”
李豫川提醒,北京儿童医院一天内的就诊高峰时段约为10时至12时和15时至19时,建议广大家长错峰就诊。
举措
分流至医联体单位实现就近服务患儿
针对季节性疾病,从本周开始,北京儿童医院再次启动肺炎门诊,按照患儿病情分层分类收治,尤其是优先保证病情相对严重的患儿。今年,北京儿童医院计划以肺炎门诊为支点,在为孩子做出全面评估后,把患儿分流到医联体成员单位内进行输液或住院。一方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更好就近服务患儿;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压力。
李豫川表示,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紧密型医联体单位有10家,分布在西城、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区。“目前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中,80%来自北京及周边,我们特别希望依托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外派专家技术帮扶、往下转诊等方式,在提高当地医疗技术的同时,也让孩子出现常见季节性疾病时就近到医联体成员单位就诊,增强他们在当地的‘就诊黏性’,这样家长们也就不用一遇到常见病就往大医院跑。”
为提升就诊体验,北京儿童医院也开展了不少服务提升举措,如诊间预约输液复诊号,方便第二天输液复诊的患儿。应对高峰时段,院内发动行政人员到门诊做导医,开展分流解释工作,尽可能为患儿家长答疑解惑。
李豫川还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孩子身体不适,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状态,比如是不是发烧了、精神状态好不好,出现咳嗽症状要关注咳嗽频率,有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刚开始可能症状不太典型,可根据以往季节性疾病的经历尝试用一些孩子以前用过的药物,并继续观察。如果服用药物两三天没有好转,甚至咳嗽加重、从不发烧到发烧、新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建议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吃了退烧药后再到医院就诊会不会影响检查结果?李豫川表示,如果孩子体温较高、状态不好,建议及时退烧,这并不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而且冬天气温低,孩子出门穿得多,加上发烧体温高,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体温过高出现惊厥。“我们也鼓励到院后早做病原学检查,尽早识别以开展针对性治疗。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时,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释疑
晚上排队排到“590多号”?
17名医生出诊与需求相匹配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儿童医院在“11月16日22时许,分诊屏幕上已经叫到590多号”,对于这个数值,李豫川进行了解释和回应。
北京儿童医院常年开设内科发热咳嗽24小时门诊,安排了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各班次均不限号,以保障儿童季节性常见疾病的就医需求。家长可通过支付宝北京儿童医院小程序以及院内自助机挂号。小夜班是从17时开始放号,22时30分停止放号,进入11月以来,在小夜班时段医院安排了17名医生出诊。在小夜班5个半小时的放号时间段内,服务590名患者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小夜班医生会把手头所有患者看完之后才下班,一般会服务到半夜。
李豫川表示,22时30分之后,设有大夜班去服务其他夜间有需求的患者。“比如,假设孩子半夜突然发烧,就可以到急诊区域由护士初步评估病情之后,再到自助机上挂号,并找到相应的医生看诊。”
如何调整医生的出诊人数去满足患儿需求?李豫川表示,会结合患者就诊数量对医生出诊工作进行“按需定制”。“我们每周都要监测一些季节性疾病的就诊情况,如就诊数量、年龄段分布、患者地域分布等。当患者数量上升,则灵活调整出诊医生数量,根据患者需求,结合医生实际工作量进行科学统筹,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也照顾到医生的身体状况。”
结合就诊高峰的出现,如周末、寒暑假、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医生的出诊数量在动态变化。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出诊的医生人数比9月增加了40%。尤其是当最近周末病人数量较多时,医生数量又会比工作日时间段增加20%。“比如平时工作日出白班的医生是45-50名,到了周六、周日人数则会增加到60名,出诊医生数量跟着病人需求走。”李豫川说。
为何不能一次多开点儿药?
需结合孩子病情及时调整药物
有的家长疑惑,为什么有的医生只给孩子开两三天的药物?能不能一次开一周省去来回跑医院的麻烦?李豫川表示,家长一定要遵医嘱,科学合理规范用药保证孩子的安全和疗效。
“首先,孩子年龄小,其病情变化会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频繁、更敏感。”李豫川说,年龄越小的孩子基础状态越不一样,尤其是早产、低体重、低龄儿童,每次疾病表现或许都有差异,建议先吃两到三天的药物,观察这一个阶段病程的变化,看药物与疾病对抗的结果,两到三天后再根据医嘱及时复查,进行换药调整。“药物是有一个基本用量的,如果开太多,结果临时得换药,前期开的药物就浪费了。现在买药也很方便,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或就近到药房开药,关键要看在前期药物作用下孩子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其次,在用药选择上,儿童用药具有特殊性,需准确评估剂量。李豫川表示,有的药物针对10公斤、12公斤、15公斤体重的孩子剂量是不同的。有的家长会将大人的药物简单地掰成两半给孩子服用,但要知道,孩子用药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应当遵从医嘱,科学选择儿童剂型和用量,无论是剂量准确性、口感类型都会更适合儿童。
“希望广大家长对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个客观认识,有的药物标注了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药物不安全,药物是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之下才投入临床使用的。医生在给孩子开药之前,也会对药物进行客观评估,并结合孩子具体状态给出用药方案。”李豫川说。“家长也要调整预期,孩子从生病、出现症状到痊愈是有一个周期的,不是用了药、输了液、打了针就能立竿见影。我们也非常理解家长急迫的心情,但病情恢复需要时间,要多一些耐心。希望家长充分信任医生,多沟通、多交流,去帮助孩子更好地对抗疾病。”
提示
冬季多发呼吸道感染儿童主要表现为轻症
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针对广大家长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卫健委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给出提示。
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但这两年5岁以下的孩子也会发生感染。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发烧、咳嗽、咽痛、流涕,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耳痛、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咳嗽常常是干咳,尤其是刺激性干咳。另外,有一小部分孩子会有一点黏痰。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喘息,但是喘息的症状主要是以低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较为多发。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常常提示孩子可能病情比较重,此时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少数的孩子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除了出现这些呼吸道症状外,可能会出现肺外的症状,比如出现皮肤黏膜症状如皮疹,以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问题等。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和护理方面,王荃提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多数是轻症,因此大多居家护理即可。但对于一部分重症的病人,可能是需要住院接受规范治疗的。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药物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这种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支原体也有效。但不管用哪种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她还强调:“冬季本身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多的季节,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轻症,而且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就会痊愈,多数3-5天就自愈了。对于轻症病人,一般是居家照护或者是去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现在基层卫生机构的诊疗是非常规范的,医生也非常有经验,对于需要及时转诊的病人,他们通常都能做出非常好的判断,及时将这些病人转诊到上级医院去。如果在专科医院得到了一些非常明确的诊疗方案后,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再转回基层医院继续完善治疗。”
很多孩子在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会出现持续咳嗽,甚至感染控制后仍然咳嗽不止。对此,王荃表示,儿童感染后咳嗽,主要是指在呼吸道感染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持续性咳嗽。这种呼吸道感染本身是由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引起,咳嗽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后导致气道黏膜的损伤、气道高反应性、胃食管反流、气道炎症等因素相关。儿童感染后咳嗽常常表现为干咳,或是伴有白色黏痰,咳嗽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一般病程大概持续3-8周,有部分孩子可能持续的时间更长。这种感染后咳嗽通常是自限性的,如果症状轻微,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一部分症状比较重、病程较长,尤其是咳嗽影响了日常生活,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王荃还提示,在居家环境中,注意保持居家适宜的温度、湿度来减少对气道黏膜的刺激,增加气道的舒适度。孩子要多饮水,注意规律作息,合理膳食,注意营养素的补充,适当开展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根据天气适时增减衣物。同时,让孩子远离有刺激性的气味或是受污染的环境,尤其是避免孩子接受二手烟的刺激。
文/本报记者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