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挤满了10几岁的青少年!
更新时间:2024-11-21 07:18 浏览量:2
昨天,一张截图显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的日均门诊接待量达到了300人,全年几乎都是满负荷运转。
患者中大部分是13至16岁的青少年,其中不少人已经休学。许多家长对此感到困惑:现在的孩子怎么会承受这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除了读书,几乎没有其他事情要做啊!
前几天,朋友一家四口来我家玩,但只来了三个人。我问她为什么不让大儿子一起来,毕竟他才十来岁,独自在家不太安全。朋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儿子自己不愿意来。
本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和鞋子,但全家出门时,他却站在门口不动,不让任何人靠近。问他为什么,他竟掉下了眼泪,说是因为妈妈逼他出门。
朋友一脸无奈,她真的什么都没做,只是告诉儿子今天要去我们家。她的丈夫甚至怀疑儿子是在演戏,因为他们夫妻俩经历过许多风雨,职场中抗压能力强,从未见过儿子这种反应。
我告诉朋友,孩子掉眼泪已经算是好的了。之前我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个高二男生两次爬到学校顶楼,两次被救下,后来咨询北大精神科医生,发现他想不开的原因竟然是父母进他的房间从不敲门。他认为父母不尊重他,可以随意决定他的生活。听到这个理由,父母当时就懵了:什么时候进自己家的门还要敲门?
在父母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可以沟通解决,不至于让孩子想到自杀。但对孩子来说,这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可能是致命的。他们生活在小康家庭,衣食无忧,读的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为什么会想不开?
孩子们的感受是:自己像提线木偶一样被父母操控,生活完全没有自主权。每天按部就班地执行父母的安排,耳边永远是“对你好”的絮叨,但结果总是“如父母意”的选择。甚至包括生命,也被当成儿戏。
许多家长认为,学渣因为成绩差而心理压力大,但事实上,学霸更容易崩溃。前不久,一个朋友来找我帮忙,说她儿子托福考了100多分,但低于预期10分,希望能找个好老师快速提分。
我给他推荐了一位循循善诱的名师,然后就没有再过问。前几天我突然想起这件事,按照原定计划,孩子应该在10月完成托福考试,于是我联系了老师询问情况。
老师告诉我,孩子学习状态很好,但有些拧巴,不愿意早考早出分。我问为什么,老师说是因为孩子的母亲。孩子说,她考105分,母亲就要她考110分,考了110分,母亲还要她考120分。
不管分数是否足够,只要不是满分,就要学到最后一刻。因此,孩子拖着不愿考试,甚至模考也尽量往后推。一会儿说口语忘记了,一会儿说题型没讲完……
在孩子眼中,父母追求的只有分数。她需要用分数来换取父母的认可和爱。分数达到预期,得到的认同感就会增加;分数稍低,就可能遭受精神打击。
在这种压力下,孩子怎么可能不焦虑?而且,父母对分数的追求永无止境。全A的成绩、全班第一在他们看来都不是终点。之前有位西城名师跟我说,奥数班上有个孩子考了第一名,当场嚎啕大哭。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因为不是满分,回家会被父亲揍。
除非一个学霸能拿到满分,否则在父母眼中永远有提升的空间——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我的孩子做不到?
有些好奇:为什么李嘉诚白手起家能成为首富,而你们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逆袭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富一代?
被分数榨取的学霸,最终可能会走到尽头。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用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了大学时代,最终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他们还绝望地发现,追求分数的父母永远不会改变。小时候拿学业攀比,工作后攀比薪酬和地位,名校变成名企,一辈子只是一个参照物。这样长大,恐怕很难快乐吧。
所以,RDF(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可能会成为学霸一生的巅峰,毕业后泯然众人,那些曾被分数定义过的人,一辈子都跳不出分数的牢笼。
我们这一代人,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理解下一代。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信息有限,价值观单一。
学校组织看的是爱国电影,讨论的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价值观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内娱是草蜢VS小虎队,同学间的话题是四大天王喜欢哪个;当年全世界的性别只有两个。
我们的价值观很纯粹,吃饱穿暖就可以拥有幸福感。即使敏感如我,青春期有过内耗,但最终也完成了自我消解。
但现在的孩子呢?物质丰富,从小拥有各种电子产品,了解柏拉图、苏格拉底和虚无主义,可以大谈海德格尔的哲学观,但信息爆炸,价值观混乱。
他们不是没有独立意识,而是习惯于父母的一切代劳,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他们也不是没有抗挫性,而是家长害怕他们受伤害,预先做了各种精神上的防护,剥夺了他们面对失败的机会。过时的保护,过度了就变成了限制。
中国父母努力为下一代创造无菌环境,以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真的想对孩子好,就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给孩子一些自由吧。
不拿孩子给自己挣面子,也不求孩子以自己为荣,只希望他们长大后不会想:我才不要我爸妈那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