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抑郁,“社会兴趣”是急需补上的致命短板
更新时间:2024-11-18 20:37 浏览量:4
文|彭小华,《学会告别》译者,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
01
近些年来,随着少子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许多家庭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观。
父母们围绕孩子的需求和期望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满足他们,养成自我中心,而没有教会他们关心别人、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很多父母骄傲地说,他们对孩子没别的要求,将来也不用给父母养老,只要照顾好自己就可以了。很多父母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这样的做法看似关爱,实则可能导致一系列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观察到青年学生中流行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心理学者徐凯文先生指出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空心病”现象,以及高发的儿童青少年抑郁、自杀,其实都与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思想,以及没有教会孩子关心他人和社会,缺少“社会兴趣”的现实密切相关。
02
这种“只要照顾好自己”(言外之意就是不用关心他人、他人与自己无关)的养育思想看似爱孩子,为孩子减轻了压力,但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和分享的机会。
长期下来,孩子可能只关注自身需求,逐渐形成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这会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难以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缺乏团队合作的能力,甚至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缺少同理心。
这种孤立于他人、自我封闭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孩子的社交发展,还容易让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获得来自社交支持的帮助和安慰。
缺乏支持和归属感是抑郁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方式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情绪低落、孤独甚至抑郁的风险。
在我和陷入抑郁、迷茫和焦虑的青少年、青年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有人告诉我,“我不在乎我父母的死活。想到他们会死,我唯一的担心是,他们死了谁挣钱给我用?”,有人告诉反问我,“关心别人不会显得虚假吗?”——意思是说,关心别人不可能发自内心,甚至根本就是不正常的。
对父母都这样,还怎么可能关心他人?自己都不可能关心他人,又怎么可能相信他人会有关心自己?那不就成了一个“孤岛”,感到孤独、生活没意思不很正常吗?
更多的孩子则是觉得父母欠他们。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超高消费要求时,甚至理直气壮地责怪父母:“没有能力生什么孩子?”,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指责父母,“当人这么累,谁叫你们把我生下来的?你们把我生下来,征求过我的意见吗?”
把孩子培养得自私、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是当代养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值得全社会反思,也是解决抑郁、自杀高发必不可少的一味“解药”。
03
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将孩子视为家庭的中心,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牺牲自我来铺平孩子的成长道路。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普遍没有意识到,这种养育方式会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
自我中心的形成:过度关注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心理,缺乏合作意识和社会兴趣。
这种倾向可能让孩子在学校或团体中感到不适,难以融入。比如,小明(化名)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父母从不要求他做家务,遇到困难也总是全力帮忙解决。他很难适应和同学们分享学习资料,甚至不愿意参加小组合作,导致他在集体活动中被排斥,逐渐失去自信,变得内向。
社交能力欠缺:独自成长的孩子少有机会锻炼社交能力,一旦面对挫折容易逃避。比如,初中生小叶(化名)因为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溺爱和保护,缺少与同伴合作和竞争的经历。进入初中后,遇到学业和人际压力时,他选择逃避,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最终发展为抑郁症。
消极人性观带来的信任缺失:一些父母对他人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常在孩子面前传递负面的人性观,使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例如,小橙的母亲常常告诫她“人心难测”、“外人不可能真心帮助你”。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小橙在学校对同学们充满戒备,甚至害怕他人,始终无法与同龄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种不信任妨碍了她的社交能力,使她在集体中倍感孤独。
04
早在上个世纪初,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社会兴趣”、“合作精神”和“关心他人”的理念。
他提醒我们,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关注他人、发展合作精神,而不仅仅是满足自我需求。
他甚至指出,一个人是否幸福和成功,不仅取决于其个人能力,还在于其能否关心他人、与他人合作,缺乏合作精神和社会兴趣的人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陷入孤立和自我封闭,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
相反,有合作精神、关心他人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还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意义。
亲社会性也带给人更多的安全感,更少防御和精神内耗。
归属感、意义、安全感欠缺,防御、内耗严重、“社恐”、孤独、没有朋友正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说,抑郁症患者“精神营养不足”。
阿德勒的养育思想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深刻启发。以下是具体的案例和实践建议:
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能让人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体验到与他人相连的满足感。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或让孩子帮助家庭成员。比如,小锦(化名)因为参与社区清洁活动,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他的父母在活动后引导他分享感受,并表扬他,帮助他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和关心他人的成就感。
增强合作精神:阿德勒强调,合作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家长应在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他人合作。
比如,家长可以在家庭活动中为孩子设定小任务,例如在家庭聚餐中分配食材清洗、摆放餐具等工作,让孩子学会分工与协作,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意义和乐趣。小琴(化名)就是在这种方式下逐渐学会与同学们合作,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也更加积极,社交能力有所提升。
塑造积极人性观,培养信任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际关系,避免向孩子传递不信任的观念。
比如,小杰的父母以积极的方式解读人际关系,教导他信任他人,并鼓励他主动与同学交往。小杰逐渐学会了向别人求助,交到了几位朋友,改善了他对他人的信任感,社交能力也大大提高。
鼓励孩子承担责任:在家庭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承担适量的家务或生活责任,让孩子感受到对家庭的贡献感,逐步培养责任心。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协助整理家庭空间,这种责任感有助于孩子摆脱自我中心的行为模式。
允许孩子独立面对问题:家长应鼓励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而不是事事包办。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争执,帮助孩子发展解决冲突的能力,从而增强心理独立性。
营造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在家庭中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时教会孩子尊重他人。比如,家长可以在家庭讨论中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倾听和尊重意识。
鼓励广泛社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多种社交活动,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增加与同龄人的接触,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沟通能力,也帮助他们拓宽视野。
05
阿德勒提出的“社会兴趣”“合作精神”以及“关心他人”的理念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为我们理解当今儿童、青少年抑郁、自杀高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阿德勒“社会兴趣”思想提醒我们在养育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孩子发展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避免仅围绕孩子自身需求,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
这种成长不仅有助于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适应,还能让他们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逐渐成长为心理健康、乐于帮助他人的“成功者”,拥有更丰富、充实的人生体验,更有可能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彭小华:我如何理解沙白安乐死事件:答读者问
彭小华:孩子抑郁、自杀,与养育者一系列失误有关
彭小华:我的人性观与一次性侵危机的化解
疫情下的生死之问与内在安宁——专访《最好的告别》译者彭小华
告诉他——尊重患者自主权,还其重疾知情权和医疗决策权
从照护到安宁疗护:有关爱与生命尊严的人生必修课
在陪伴那些行将逝去的生命中:一位安宁疗护志愿者的日志
居家自然死亡、医疗化死亡还是安宁疗护,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
春节·埃及游学(1.28-2.6)|古文明深度游学+尼罗河五星游轮
春节游学·希腊(1.29-2.7),一起探寻现代文明的源头!
马国川领衔,日本人文之旅(12.25-1.2)
👇 查看近期游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