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名家谈教科研】南外河西一附小郝玉梅:从汉字入手,让中华文化浸润儿童心灵
更新时间:2024-11-13 18:21 浏览量:5
【开篇语】
“宁教名家”,这个响亮的称号,它承载着荣誉与责任,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在南京市教科所支持与指导下,南京涌现出一批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对教育科研充满热情的优秀教师。为进一步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展示“宁教名家”风采,即日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推出“宁教名家谈教科研”系列报道专栏。在这里,您将看到教科研如何助力教师成长,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您将感受到“宁教名家”们对教育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郝玉梅: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南外河西一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南京市中青年优秀人才,第二批“宁教名家”培养对象,南京市第九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汉字学习研究中心组成员,专著注汉字研究23年,提出“文化识字”的教学主张,出版专著《跟着课文学汉字》4册。多次受邀至北京、新疆、贵州、青海、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进行示范教学或讲座,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一百多篇。
深入研究统编教材同步小学低年级1600多个汉字,
出版专著《跟着课文学汉字》
“我从2001年就开始着手汉字的研究,最初是研究生活识字;2007年开始,我开始研究《说文解字》,字源识字帮我打开了新世界,我发现这里别有洞天。”郝玉梅举例说,比如“笑”字,上面的竹字头是眼睛笑起来的样子,下面是一个“夭”,很多小朋友会写成“天”。“夭”就像一个人甩动双臂奔跑的样子。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笑”:人活动起来就很开心。“当小朋友从深层次去理解这个字的字形字义,就会牢牢记住它,就不会写错了。”
又比如“告”字,上面是“牛字头”,下面是“口”字,童谣说“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原来,古代的人们通常用牛羊等牲口来进行祭祀活动,祭祀的时候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因此,“告”最初是“祷告”的意思。
2019年以来,郝玉梅和她的工作室成员深入研究了与统编教材同步的小学低年级1600多个汉字的前世今生,按照了“画说汉字”“话说汉字”“汉字生花”“说唱汉字”等版块深入分析汉字的字形字义的演变,并且在词句、课文等语境中学习汉字。2023年,《跟着课文学汉字》这套书出版,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辅资料。
“这套书籍的出版,既是研究成果的体现,同时也提升了一批老师的汉字文化素养和教科研水平。”郝玉梅说。
深挖一口井!
从汉字延伸到育人:让中华文化浸润儿童心灵
“我的教科研之路始于课堂,以研究汉字为抓手。年轻时,我把课堂教学实践总结成文章,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期刊上。当时素未谋面的编辑看到我的文章之后,专门跟我约稿,让我备受鼓舞。每每收到用稿通知书,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谈起自己的教科研之路,郝玉梅满脸笑容,眼睛散发着热爱的光芒。
“做科研就像挖井一样,你挖很多井,不如把一口井挖得更深。”郝玉梅说,这么多年,她就做一件事,就是研究中国的汉字。但是汉字对于她来说是一片宝藏也是一片蓝海,由汉字到文本,由语文到全学科,最后是育人,她的研究之路越走越宽。
2024年,郝玉梅在人大复印《小学语文教与学》上发表了《文化识字:传统文化教育与汉字学习双向奔赴》。她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文化识字:让中华文化浸润儿童心灵。“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每个汉字背后都充满了丰富的中华文化韵味,有着充分的浸润价值、育人价值,我们要超越技术性教育,用文化的源头活水浸润中国儿童的中国心。”
如春风化雨,
她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带动学校蓬勃发展
因为有了汉字研究的教科研抓手,郝玉梅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很多其他教师。她说:“在课题引领下,我大量阅读,请教专家,深耕课堂,坚持反思,用理论支撑教学实践,促进思维生长。从‘十五’期间跟着学校大课题做核心成员,到‘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自己主持课题,同时带领了一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在我工作七八年的时候,我的工作遇到了一个瓶颈期,感觉自己不太会上课了。加入郝玉梅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之后,郝校长先帮我磨课,磨了三四节课之后,我觉得自己会上课了。”南外河西一附小姚瑶说:“当时,论文自己是写不出来的。郝校长教我以课堂为抓手,以汉字教学的小切口进入,进行教学设计,并且总结经验。我感觉自己一下子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教科研的道路一下子就畅通了。近三年来,在南京市的视频课评比中,我连续3次获得市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在市级评比中获得3次二等奖,1次一等奖,并且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上发表。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在市级课题中成功立项,区级课题也有三个成功立项。”
“曾经,科研给我的感觉是枯燥、沉闷、无聊。现在,我觉得自己做的课题很有意义。如果不是遇到了郝校,我可能还停留在职业倦怠期,是郝校激发了我对教科研的热爱,让我受益无穷。”姚瑶说:“郝校给人的感觉就是春风化雨,她充满智慧,温柔而坚定。”
姚瑶说:“郝校的课堂有思辨,有创新,有审美,她善于设计核心问题,并巧妙地每一个教学设计都为孩子们搭建了‘脚手架’,深入浅出,很容易达成她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同学们都很爱上她的课。”
郝玉梅通过自身教科研的成长经历,不仅影响着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蓬勃发展。近期公布的南京市教育规划集体课题中,南外河西一附小3个课题成功立项。今年的市区个人课题中,学校共有61个区级立项,9个市级立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