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视力筛查后,为何还需要专业复查?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更新时间:2024-11-12 19:05 浏览量:5
教育部卫健委联合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这标志着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但家长在面临校园视力筛查时可能会有疑问,以下内容还请家长们认真阅读并予以关注:
一、校园筛查的结果准确吗?
怀化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校园视力筛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迅速识别远视、近视及屈光不正等问题,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介入并采取纠正措施。然而,鉴于青少年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其调节能力较强,同时视力筛查过程涉及范围广泛、覆盖学生人数众多,因此验光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二、既然无法保证准确性,为何还要参与校园视力筛查?
定期参与校园视力筛查,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视力发育状况、近视增长速度以及近视成因。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屈光异常的学生,实现近视学生的早期预警,进而做到“早发现,早防控”。
此外,学校定期视力筛查的结果还能为统计分析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内容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为近视防控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这也有助于家长更便捷地关注并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矫正和控制措施。
三、为什么在医疗机构检查得出的视力结果与校园筛查的有所不同?
由于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当用眼过度时,睫状肌可能会持续收缩并产生痉挛,导致调节性近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性近视),进而造成视物不清。
为了准确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调节性近视,需要进行眼轴长度等信息的检测。因此,部分在学校筛查时被诊断为近视的孩子,在经过医疗机构复查后可能发现只是暂时性的视力问题,这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用眼方式和科学的视力锻炼得到改善。
学校的初步筛查仅作为视力状况的一个初步评估,由于眼睛的调节能力可能影响筛查结果,因此其准确性存在一定局限。而医院的复查则是对眼睛屈光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和评估,它涉及眼部检查、屈光状态、主视眼、调节力、视功能等多项指标,能够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验光结果。
此外,视力下降的原因并非仅限于近视,还可能是孩子存在斜视、弱视,甚至是先天性白内障等其他眼部问题。
因此,经过学校初步筛查后,如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眼屈光异常,应及时前往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更为严谨、科学的全面验光。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确认孩子是否真正近视,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可能性,还能为孩子制定更为合适的视力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校园视力筛查作为筛选视力下降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及时发现并干预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环节,仔细阅读校园视力筛查报告,家长发现孩子视力异常时,也不要慌张,请及时前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复查和干预,确保孩子的视力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内容来源:
1.《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2. 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工作流程专家共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