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视曝光的十几个住在安定医院里的孩子,我决定换个思路养娃
更新时间:2024-11-12 11:54 浏览量:2
13个抑郁孩子的背后:多少父母的“鸡娃”执念,正摧毁下一代
01
初秋的微风拂过,本应是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迎接新学期的时刻,然而,在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央视记者@庄胜春的镜头,缓缓揭开了青少年抑郁症家庭的隐痛,其中,皓然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无数家庭的困惑与反思。
皓然,一个本该在校园里肆意奔跑的18岁少年,四年前,因重度抑郁而被迫休学。那年初三,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囚禁在一个无形的箱子中,空气一点点被抽离,窒息感如影随形。母亲的眼中,那个曾经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间“躺下”了——不言不语,不思饮食,连最爱的游戏也失去了吸引力,日复一日地蜷缩在房间的角落,与床为伴。
这场无声的风暴,并非一日之寒。早在皓然12岁那年,父母的离异如同一把利刃,割裂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周遭的喧嚣中,每个人都在对他耳提面命:“你必须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母亲亦不例外,她深信不疑,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当皓然的“躺平”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时,母亲的世界瞬间崩塌。
复学的尝试如同一场徒劳的挣扎,皓然的内心恐惧如同野兽般难以驯服,他甚至在情绪激动时,将母亲推向了绝望的深渊。那一刻,母亲的眼泪与绝望交织:“你掐死我吧。”皓然的心中满是悔恨,他试图用自杀来逃离这无尽的痛苦。
幸运的是,母亲终于从崩溃的边缘找回了理智,她开始自学心理学,试图解开儿子心中的枷锁。在漫长的反思与自我救赎中,母亲逐渐明白,升学并非孩子人生的唯一出路。那些曾经以为的“鸡娃”之路,最终却将孩子推向了精神科的深渊。
当母亲放下心中的执念,她开始发现皓然的人生其实充满了无限可能。皓然爱上了摄影,与母亲一同学习心理学,他们甚至开始规划自考的新篇章。正如学者孙娟所言:“如果你不鸡娃,只要娃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很可能反而是以后的赢家。”
02
皓然的经历并非孤例,《解放日报》曾深度报道过20个青少年抑郁休学的故事,他们曾是校园里璀璨的明星,成绩优异,自律上进,却无一例外地陷入了抑郁症的泥潭。
谭谈,一个13岁的少女,自幼随母亲在美国长大,回国后就读于北京顶尖中学,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20。她擅长钢琴,热爱歌剧,拥有上千本的阅读量,是同学们眼中的“完美女神”。然而,这个看似拥有一切的女孩,背后却承载着母亲名校博士后的极高期待。她的童年被学习、练琴、读书填满,直到抑郁症的阴影悄然降临。
还有一个高大的男孩,每当发病,他总会踱步至超市的儿童玩具区,那里是他唯一的快乐源泉,源自无忧无虑的幼儿园时光。父亲接管教育大权后,“考不上清华、北大,就是社会渣滓”的言论如影随形。男孩拼尽全力,却终究在中考前一个月彻底崩溃:“如果爸爸再盯着我做数学题,我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了。”
这些孩子的悲剧,是无数家庭的缩影。在密不透风的学习环境中,成绩成了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尺。当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时,巨大的焦虑如同黑洞,吞噬着孩子的内心,直至他们开始自我攻击,自毁自伤。
北大教授刘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卷是要付出代价的。”焦虑式养娃、盲目式抢跑,最终透支的是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那个写下13个“对不起”后自杀的17岁女孩,她的离去,是对升学压力、内卷环境、焦虑家长无声的控诉。
03
作家@李月亮曾分享过一位读者的故事,这位读者的儿子从小成绩优异,她的唯一心愿就是儿子能考上名校。她剥夺了儿子所有的课余时间,不允许他与伙伴玩耍,只允许他埋头于书本之中。儿子不负众望,成功考入名牌大学,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接连失业三次,连试用期都未能通过。他变得消极怠惰,整日沉迷于游戏之中。
当读者试图探寻原因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你儿子工作能力很差,批评几句就甩脸子,不懂事,开会老呛领导,跟同事相处也不好……”这一刻,读者如梦初醒,正是自己“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将儿子培养成了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我们常常将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视为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节点,仿佛只要迈过这些门槛,就能通向成功的彼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央教科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而那些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并无直接关联。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对此分析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以填充式为基本特征,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升学压力,学生不得不竭尽全力为升学做准备。”
孩子的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起点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终点的胜负。那些起初抢占先机的孩子,未必能一直遥遥领先;而那些慢半拍的孩子,也未必会一直落于人后。以牺牲孩子的精神健康为代价,换取短暂的好成绩和好大学,无疑是舍本逐末之举。
04
庄胜春的视频中,有一个小游戏令人印象深刻。心理咨询师让父母复述孩子1至16岁时,自己最常说的话。从“宝宝真棒”到“注意安全”,再到“作业做完了吗?”“这次考试排名怎么样?”话语间,透露出父母对孩子期望的变化,以及那份沉甸甸的压力。
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的愿望简单而纯粹,只愿他们健康、快乐。然而,当孩子踏入校门,我们的关注点却悄然转变为冷冰冰的“作业”、“成绩”和“分数”。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健康的隐患悄然滋生。
因此,在开学之际,我想向所有父母提出以下几点提醒:
一、过度的期待,堪比家庭暴力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专家应力老师的研究发现,在抽样治疗的1300多例网瘾患者中,教师、医生和公务员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比高达43%。这些家庭往往习惯于将分数视为唯一目标,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待,却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正如古语所云:“爱之深,责之切。”过度的期待,往往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父母应是孩子的避风港,而非焦虑的传导器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抵御外界的风雨。心理学家贺岭峰曾分享过自己如何安慰数学成绩不佳的女儿的故事。他没有将老师的批评转嫁给女儿,而是用温暖的话语化解了她的紧张与不安。他说:“一个人管你叫爸爸妈妈,你总得替他扛一点儿什么吧?”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至少可以让焦虑在我们这里止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成长环境。
三、允许孩子跳出“轨道”,探索新的可能性
曾几何时,我们总以为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成功。然而,如今的社会多元化发展,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的女儿数学成绩不佳,但她并没有强迫女儿恶补数学,而是尊重她的天性,鼓励她发掘艺术特长。如今,女儿已成为一名音乐老师,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他们拥有各自的天赋与潜能。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鼓励、理解、支持孩子,让他们勇敢地跳出传统的“轨道”,探索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05
在心理学领域,“两只小鸡”的实验生动地揭示了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当小鸡受到惊吓时,它们会通过观察同伴的状态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同样,孩子也并非直接被外界事物所吓倒,而是受到了父母或身边人的影响。父母的焦虑与不安,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孩子的成长。
因此,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做到了反焦虑、反内卷、反内耗。他们明白,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与健全心理,而非仅仅追求分数与名校。他们愿意放下心中的执念,用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不同与独特。
愿每位家长都能看透教育的真相,放平心态,将孩子们从充满压力与紧张的成人世界中解救出来。愿我们的孩子,能在一个更加松弛、自在的环境中,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与热爱。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